交汇点讯 11月11日,深圳大运中心的泳池里,张雨霏又一次站上领奖台,金牌在手,她却直言“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于胜利,遗憾于未达预期。这个在赛场上无视年龄、只追自我的泳者,在场下会因成为“阿姨”而感叹时光,会在挫折中纠结“该不该退役”,却又用一场大哭解压,用一份热爱坚守,朝着洛杉矶的梦想全力冲刺。
决赛前夜的情绪波动,源于一场内心的拉锯战。比赛结束后,怀疑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我是不是状态不好?训练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就这个水平?”她坦言自己是容易破罐子破摔的人,可耗到极致反而学会了化繁为简。上场前,没有复杂的心理建设,一场纯粹为了减压的哭泣,成了她舒缓压力的独家方式,把所有纠结与不安都融进泪水里,转身便带着清空后的状态站上出发台。
站上赛场,年龄从不是她关注的焦点,眼里只有泳池与自我。可在场下,偶然听闻同场竞技的有09后、10后、11后小将,她才恍然发觉自己已成为“阿姨”,忍不住感叹时光飞逝。回望2013年,15岁的她第一次参加全运会,面对88年、90年的姐姐们,心里只有“谁也不怕,干掉一名是一名”的冲劲。如今,她满心期待小将们能接过这份勇气,“希望每个项目都有小将顶上来,后浪追前浪,一步一步冲上去”。
谈及接下来的赛程,张雨霏清晰罗列着50米、200米、100米项目以及两三个接力赛,每个项目都藏着明确的成绩要求,“尽力去拼”四个字说得坚定。而通往洛杉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坦言自己总在“反复横跳”:想练的时候,恨不得立刻冲到洛杉矶,明年就参赛;遇到挫折时,又会萌生退意,“年龄这么大了还待在这干嘛?是不是该退役了”。可这枚全运会金牌,让家里的氛围好了一些,也为她后续的比赛注入了动力,让这份纠结里多了一份坚持的底气。
当被问及本届全运会目标是多少枚金牌,她笑着“打太极”,却透露若问职业生涯想拿多少枚奥运金牌,自己心中有数,“现在不告诉你,懂了吧?”这份神秘感里,藏着对梦想的敬畏与执着。她深知世界泳坛竞争激烈,“任何项目都在一年一年被推翻”,不确定自己能保持巅峰多久,却渴望成绩永远向上,直到有一天,从容地把接力棒交到后辈手中。
“我想游到洛杉矶,更希望这三年能开心地游过去。”张雨霏的心愿里,既有个人的热爱,更有对中国游泳的期许。她盼着自己在役期间,中国游泳能走到巅峰,“只要我在一天,就会百分之百全力为中国游泳做贡献”。这份担当,在她的话语里掷地有声。
此次深圳之行,不仅有赛场的拼搏,更有意外的惊喜。曾经以为广东美食不合自己吃辣的口味,去年冠军赛后的一次度假,让她彻底爱上了这里的味道,盼着全运会结束后能品尝更多特色美食,还俏皮地向大家求推荐。而深圳的主泳池,从去年到如今一次次改善,让她游起来倍感舒服,“能看出主办方很用心”。从赛事保障到酒店安排,细致的服务让她无需担心场外干扰,得以全身心投入比赛。
这就是张雨霏,在自我怀疑中挣扎,在热爱里坚守,在赛场内外流露着真实与可爱。她是泳池里的强者,也是会哭、会纠结、会感叹时光的普通人。带着对每一场比赛的较真,对洛杉矶的向往,对中国游泳的责任,这个“倔强阿姨”正一步步在泳池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热爱与传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吕翔 童棹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