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群众体育干部培训班日前在苏州举办。培训班上,总结了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就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作了专题分析。
过去一年,江苏省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聚焦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通过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全省完成40个体育公园(广场)和111条总长387.15公里健身步道的建设。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建成1467套健身路径、908个篮球架及195片灯光球场,实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在975个社区、283个公园增设2243张乒乓球台。构建室外健身器材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群众扫码“一键报修”处理2952件器材问题,保障全省9.08万个健身点,60.19万件器材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全年利用“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配建的场地设施,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790场次、参与人次超过50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373场次、参与人次6.5万。全省121家公共体育场馆全年持续开展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服务健身群众3500多万人次。全年由体育组织牵头举办的50人次以上线下赛事活动有1.58万项次、参与人次达447.58万。
今年起,江苏省体育局将实行“专题攻坚”会议机制,每年锚定一项课题、一年解决一个重点,以集成式攻坚推动难点工作突破。今年将锚定基层体育组织建设这个重点,从现状问题和破题思路两个方面,共同探讨破解基层体育组织发展瓶颈的实践路径。
截至2024年底,江苏体育场地总数达36.37万个,总面积3.8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累计建成体育公园(广场)1400多个、健身步道5.23万公里;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乡镇“15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分别达97.25%、96.7%,推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提升至43.8%,国民体质达标率达93.4%,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省共有乡镇(街道)以上体育社团773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370家,健身团队备案数1.84万个。全省建成217个省市县三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100个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单位。其中,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累计培养运动处方师1800多名,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构建“测—评—导—练”一站式服务全链闭环,打造运动健康管理新范式。 (张昕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