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外的中日青少年足球
2021-01-19 09:41:00  来源:中青报·中青网  作者:梁璇  
1
听新闻

当东京奥运会筹办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下艰难跋涉时,第99届日本高中足球全国大赛近日迎来最后的决赛,比赛在埼玉世界杯球场里进行,山梨学院最终在点球大战中战胜青森山田完成“制霸”梦想,后者则连续两年获得亚军。

如果没有疫情,从40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将会在举办过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球场中享受近5万人的现场助威。虽然,今年的球场空空荡荡,但40余家电视台的转播仍把人们聚集在屏幕前,共同完成这一延续超过100年的青春仪式。

转播镜头不时切回到两个学校教室内,应援没有缺席,这个细节让纪录片《足球少年养成》制作人蔡秋德觉得“很暖心”,毕竟,这部专程前往日本近距离观察了日本高中足球的纪录片,镜头里收录过赛场内外最真切的热闹,学生与家长的泪水与欢笑、一线国脚场外助阵、著名乐队献唱……“这不仅是高中生的体育比赛,更是凝聚了全社会力量的不散场的毕业季。”

从互联网产业“拓荒”时期就开始接触体育视频节目创作,蔡秋德在镜头背后观察过奥运冠军、力图跨界的文体明星和各类体育达人,但最能触动他的主题是“体育即教育”,在《足球少年养成》完成两季后,他和团队把目光聚焦在中国青少年足球,制作了纪录片《足球优少年》。不谈比较,“关于校园体育、体育文化,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至少能让大家先去看到什么。”

了不起的失败者

2017年1月,乐视体育转播了第95届日本高中足球全国大赛决赛,青森山田以5∶0横扫前桥育英,成功问鼎。这场比赛吸引了4.8万人前来观战,场面的火爆程度让当时负责乐视体育原创内容生产的蔡秋德感到震撼,最重要的是,日本NTV每年都有官方专题片,“热血、中二,日本动漫里看的那些和青春相关的符号都有。”喜欢足球近10年,他希望在足球内容领域做一些“有态度”的事情。

离开乐视后,蔡秋德和朋友创立了黑马体育,于2107年年底赴日本拍摄了第96届日本高中足球全国大赛,三集纪录片《足球少年养成第一季》的制作完成后,他找到了这项高中足球赛能获得全民关注背后的原因。

青森山田算得上近年日本高中最强球队,5年来4次进入全国大赛最终决赛,唯一一次未能进入决赛就是在成为冠军后。蔡秋德团队的镜头恰巧记录了他们在第三轮被意外淘汰,更衣室里,球队教练黑田刚对掩面哭泣的球员说:“胜负就是这样,有那样的机会把握不住,摸着自己的胸口想一想,是不是有松懈的地方。你们的高中足球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也许你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这就是现实。大家必须要成为了不起的失败者。”

“了不起的失败者”,高度浓缩了日本高中足球竞争的激烈以及年轻人必须从中获得的挫折教育。《足球少年养成第二季》第一集主题是“1/100 的入场券”,意思是全日本4058所学校要通过县大赛决出48个参加全国大赛的名额,每所高中足球部成员一般是一两百人,在残酷的单败淘汰制下,几乎 99%的孩子都要经历失败。“这样量级和规模的孩子们选择去踢球是为了什么呢?你会认为都是想成为职业球员吗?”蔡秋德表示,日本的青训体系是包含俱乐部梯队培养和校园足球两条路径的,前者目前来说还是足球人才的输送主力,而后者虽然也贡献了像柴奇岳、本田圭佑、冈崎慎司、大迫勇也等很多国家队级别的球星,但从成材率角度来讲仍无法相提并论,因此,足球的财富更多在年轻人走入高校、职场和家庭生活后开启。

曾在2015年凭一脚世界波名扬海外的玉野光南高中足球部选手土居晃贵,最近有媒体透露他成了一名警察,报道并没为他没选择当职业球员而可惜,相反,他着重提到让他选择当警察的原因,是竞技体育让他领悟了公平竞赛的精神,让他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认识日本校园足球和体育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映了日本体育教育的‘人间性’。”蔡秋德对黑田刚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我做足球教练前,首先是一名老师,足球应该立足于教育。”

纪录片中,多位日本高中足球教练提及“人间性”,简而言之,这是培养学生能够平衡体育活动和学习任务所具备的完全人格,能怀抱信念、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奋斗所需要的人格。而最能体现这一教育理念的就是日本高中的“社团”文化,静冈学园的副校长杉本在片中透露,在日本90%学生都要选择加入一个社团,除了足球部,还有篮球部、柔道部、田径部、棒球部,等等,各类体育社团的海报横幅遍布在学校的角落,“像《灌篮高手》里面柔道部和篮球部‘抢人’的剧情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的。”蔡秋德表示,正是在校园里就种下体育的种子,才会有日本高中足球全民狂欢的现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体育道路,但所有人都参加体育,极高的文化认同度让体育成为刚需。”

谁来记住局部闪光

出乎蔡秋德意料,两季纪录片在观众中口碑颇高。“很多人咨询怎么去日本看比赛,在北京点映时还有观众专程从外地坐高铁来看,私信、论坛和评论里很多长文点评。”包括聚集了年轻人的B站上弹幕也不少,“羡慕这样的足球氛围”、“想拥有同样热血的青春”,他注意到,其间,不乏“希望把镜头对准我们的足球少年”的声音。

此后,全角度纪录中国青少年足球真实现状的《足球优少年》出炉,纪录片团队足迹遍布华北、西北、华中、华南以及德国、荷兰,用6集内容呈现了最高水平的青超联赛、校园场景的高中足球锦标赛、在海外漂泊却不为人知的留洋小将、名将王霜母校吴家山女足的足球小花,等等。

拍摄过程中,让蔡秋德印象深刻的场景不少:上海申花的球迷坐火车去给自己的U19队加油,寥寥数人拉着横幅在看台上唱歌,声音单薄;河南省实验中学输了比赛后,家长眼中饱含热泪;鼓浪屿马约翰球场上,六七十岁的英华校友俱乐部成员至今仍为足球相聚,老人们把小岛上特有的足球DNA,传递给厦门二中生生不息的足球班学生。

相对日本成熟的青少年足球而言,在国内挖掘这些故事并非易事,像在沙滩上寻找贝壳,看似成片散落,但基于潮汐、礁石或人为踩踏等原因,找一个完整美观的并不容易,“很多故事拍一半就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了。”但蔡秋德坦言,观察中国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发现局部的闪光也很重要,关键是能被看见。可对于体育纪录片而言,“小众中的小众”的处境,让自己被看见都是个难题。

《足球少年养成》就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即便第二季成为第15届北京体育电影周最具影响力体育影片,但因为缺乏赞助资金,这两季纪录片基本都是在亏本制作,《足球少年养成》的第三季还是未知数。目前,黑马体育依靠为各大平台和品牌做定制化内容服务来维持团队的生存和发展,但蔡秋德不希望团队一直担任乙方的角色,“成为纯粹的供应商,这会消磨我们的激情和创意”。

尽管,拍了日本青少年足球的诸多面,但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比赛前,双方队员高唱校歌,看台上群情高昂,看台下媒体长枪短炮,其中,一定有73岁的 001号摄影师小林洋,41年来,他一直在从事这项赛事官方影像资料的制作,“这是整个社会对于体育仪式感最好的展现。”而在蔡秋德看来,国内体育文化的认同度不足,让体育纪录片从业者几乎一直在“一厢情愿”。

早年做英超节目专题,素材索引是对编导的最大考验,即便这样,蔡秋德依然可以在电驴上下载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物浦的赛季回顾;在伯明翰主场旁的球迷用品店,也能找到古老的历史纪录片DVD;拍摄《足球少年养成》期间,在当地二手商店也能淘到上世纪七八十代日本高中足球的老式录像带,“但中超俱乐部,有几家有过去5年的官方纪录片?”在他看来,承载体育文化,离体育最近的、离故事真相最近、情感最真切的正是纪录影像,“没有影像记录,没有沉淀和传承,谈何体育文化?”

曾经也有某中超俱乐部有心制作当年的体育纪录片,可赛事过半,成绩并不如预期,成片的计划在“如果我们夺冠”的前提下自然流产。这件事让蔡秋德受到打击,他不禁思忖:“体育文化就是让这座城市和人们更接近你,了解你、追随你。而我们的职业体育不是战战兢兢就是高高在上,那种距离感,让体育文化很难发芽。”

暗夜里,微光乍现。疫情期间,蔡秋德的团队获得拍摄2020赛季中甲联赛官方纪录片《战甲》的机会,2020年9月6日出发,11月21日正式完成3个赛区及附加赛所有前方拍摄任务,12月22日第一集正式上线,近日正式收官。这个过程被他视为“成全”,“因为我们真的有太久没能有这样的机会,去近距离对话本土赛事故事场景,并完整记录国内职业联赛的整个赛季。”

能不能蹚出一条属于体育纪录片的生存方式?蔡秋德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他拟定了体育纪录片厂牌计划,期待在明年东京奥运会背景之下,续写第 100届日本高中足球全国大赛的故事场景,但更期待像日本高中足球赛场上的“合力”出现,“体育影像记录和体育文化的耕耘,是需要赛事IP方、故事方、制作方、平台方,发行运营方以及广大的用户群体一起来营造的,需要有实验精神。”在他看来,中国体育不缺好的故事,体育纪录片也本不该完全只是情怀,应是体育文化的构成,前提是,社会对体育文化怀有最足够的认同和尊重,“当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城市是否有足球,或者是否真的需要足球的时候,我们的距离只是看见。”

标签:足球;高中;纪录片
责编:徐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