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子1500米决赛落幕,本届奥运会短道速滑比赛全部结束。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短道速滑比赛,奥运纪录10次被刷新,其中包括一个小项的世界纪录和六个小项的奥运纪录!“最快的冰”果然名不虚传。
奥运纪录10次被刷新
在首都体育馆,荷兰名将舒尔廷堪称短道速滑赛场上最具统治力的选手,她在个人赛和接力赛中5次刷新了奥运纪录。
5日的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第一组就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但随后的第二组比赛,舒尔廷领衔的荷兰队就打破了中国队刚刚创造的奥运会纪录。
舒尔廷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预赛中就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在1000米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她更是以1分26秒514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韩国名将沈锡希保持了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并最终拿到金牌。
2月13日晚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舒尔廷领衔的荷兰队以4分03秒409的成绩获得金牌,该成绩也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这是北京冬奥会在首都体育馆诞生的第六个奥运会纪录。
在16日晚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半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6秒83获得小组第一,并打破冬奥会纪录。这也是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第10个也是最后一个被刷新的奥运纪录。
“最快的冰”这样炼成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被誉为“最快的冰”,其实承办短道速滑比赛的首都体育馆同样也是“最快的冰”。
据了解,“冰丝带”和首都体育馆均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环保,还能让整个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
在速度滑冰场地,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越平整。通俗来说就是,冰面越“丝滑”,越有利于选手滑行,对不同区域的软硬度感受保持一致,速度不会受到冰面的影响,更有利于创造好成绩。
有了先进的技术,制冰的过程也马虎不得。“冰丝带”和首都体育馆的制冰过程经历了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画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敷设等多道工序。建设过程中,还应用了激光测量技术,使冰面的平整度偏差尽量缩小。如此一来,一块光滑平整的冰场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而如何维护好“最快的冰”,更是一门学问。自场馆开放以来,在训练休息或者比赛间隙期间,工作人员会按赛程规则,进行浇水修冰。这样的程序保证了选手们能够在冰况良好的场地滑行。
此外,在使用期间,制冰师还需要不停地检测冰的厚度,对应地去修复冰场的平整度,受损严重的,可能需要化了重新冻。
“最快的冰”,为选手们提供更好展现自己的舞台,其背后是技术的支持和无数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