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谈全民健身五年计划的印发
2021-08-19 11:33: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1
听新闻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一股无形力量

近日《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印发,明确了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谈及任务之一“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孟欢欢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良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和行为。有利于塑造全民健身文化,提升体育参与者数量,促进体育项目推广,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孟欢欢表示,全民健身有形和无形氛围的营造,不仅能深化社会关于全民健身的认知,同时也能为全民健身创造条件和环境,提升全民健身参与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提升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并塑造体育健康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的形成,民众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增加,民众的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需求将不断呈现,各类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创新体育项目也将发展壮大以满足民众需求。此外,通过体育协会的组建,体育竞赛、展示等活动的开展,指导员的培育,体育锻炼站点的建设,体育文化的互动与交流等既能满足民众体育需求,又能实现体育项目的推广。

《计划》中提到的“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开发标准统一的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孟欢欢认为就是一种带动社会健身氛围的正向激励手段。通过竞争、榜样示范、比较等方式实现部分人群个体锻炼行为的激励,提升锻炼的趣味性,增加锻炼人数。比如“运动银行”专为线上运动和健身人群开发,可通过运动数据兑换实物或者进行非实物的体育消费。

孟欢欢认为,营造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需要管理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共同参与。可以强化宣传,依托各种节日,借助各类赛事、表演、表彰等活动,宣传全民健身国家政策、普及全民健身基础知识、讲述身边人的体育故事,提升全社会对于全民健身的认知。同时,通过健全保障、创新激励等措施,不断提升优化全民健身的环境,让群众健身舒适、安心、开心。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身边的场地设施需求更多元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印发,各地百姓对于新周期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发展有了更新的期待,需求也更加多元。

家住北京的李征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有了特别大的发展,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越来越多。他说:“像我居住的北京市丰台区,有新修建的嘉囿城市休闲公园、白盆窑公园等,里面不仅设置了全民健身路径,有的还修建了健身步道,极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未来,我希望健身场地中的健身器材种类能再丰富一些,特别是增加一些适合青少年儿童使用的器材。”

体育场馆是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家住上海的孙庆华看到《计划》后表示:“《计划》对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予以了明确要求,这为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体育场馆可以低价或免费面向百姓开放,让大家可以共享高质量的场地设施,积极参与全民健身。”

关于场馆,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冯志强则表示,希望在新周期,能有更多的学校将场地设施面向大众开放。他说:“学校在百姓身边更多,距离百姓也更近,很多学校内的场地设施质量非常高。未来,如果能将更多的学校场地设施进行开放,将补足场地设施的短板。同时,我认为学校中的一些专业场馆可以采用低价收费或是会员制的方式,这样将有利于场馆的日常维护,也有利于百姓健身。”

冰雪运动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百姓的健身新选择,百姓对冰雪运动场地供给,也有了更多需求。家住广东的陈诚近些年一直坚持参加冰雪运动,他说:“我希望在广东能有更多的室内冰场,对于南方人来说,冰雪运动非常有意思,而且参与冰雪运动的人也逐年增多。未来,应该再多修建一些冰雪运动场地,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促进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百姓的期待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动力,随着《计划》的印发,在新周期,百姓的新期待也将会逐步变成现实,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同时,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让健身指导的圈子越来越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家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现在身边的科学健身大讲堂越来越受欢迎了。”家住江苏南京的沈飞这样告诉记者。

沈飞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时空闲时间不多。去年参与的南京市全民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让她觉得非常便利,不仅有线下课程,还有视频、音频等线上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回看。沈飞说:“我是在朋友圈了解到这个活动的,讲堂里不仅有针对办公室人群的内容,教大家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进行锻炼,也有针对中老年人群的课程,比如如何适度开展运动、心血管患者如何运动等,授课的都是体育院校的专家或专科医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未来,沈飞希望在专家指导的同时,可以邀请一些非体育从业者,比如一些通过运动改善身体情况、增强体质的体育爱好者,让他们一起来分享经验,打开小圈子,让指导人群的组成更丰富。“因为普通人之间有更多共性,会有相似的经历和问题,他们将自己的健身经历分享给大家的同时,专家指出其中的问题,也更有利于我们进步。”

如果说沈飞是健身指导的受益者,那么宋灵敏就是一位健身指导的传授者,她是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自内蒙古。宋灵敏说:“一直以来我们经常作为授课老师为大家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和技能,平时也会录制一些视频方便大家学习。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从事健身气功、武术、柔力球、广场舞等项目,适合不同人群需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适当降低准入门槛会让我们这个家庭越来越大,有更多热爱体育喜欢分享体育的人加入进来,去传播健身知识和方法。也希望能够加强培训,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将更多的内容分享给周围的人。”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办好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

体育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既能让群众享受体育发展成果,又能更好地展示百姓的精神面貌,激发群众运动热情。《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也在群众赛事活动方面有了新的政策和安排。在这一点上,很多省市已经提前开始着手和布局。

浙江嘉兴从2013年起就在浙江省率先开办了一年一届的市民运动会,满足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各类人群健身需求,带动参与运动健身市民累计超100万人次。同时,又创新线上+线下联动办赛形式,释放重大赛事集聚效应,利用市域一体化智慧体育平台系统,深入社区,营造健康向上、和睦友好的“社区大家庭”运动生态。带动社会化办赛也日益活跃。据了解,2016年以来嘉兴各市级体育协会引进国际级、国家级赛事150多项次,积极培育“谁是球王”“谁羽争锋”等各项业余联赛活动,还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民健身示范区联盟,举办长三角体育圈全民健身大联动、联盟论坛、环意骑行长三角公开赛等便民惠民赛事活动。

“将体育赛事办成城市的重要节日,成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关注的大事。不能关起门来办,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体育,参与体育,使城市更有活力。”这是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的办赛理念。他说:“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包括举办全民运动大会、社区运动会、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民营企业家运动会和元旦健身跑、春节冬泳横渡瓯江、端午龙舟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覆盖全年,让老百姓充分参与,让更多人成为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享受者。进入新周期,我们还要将智慧体育融入到赛事活动中来,让数字化引领赛事,覆盖更多大众。”

除积极举办国际性重大赛事外,浙江体育在新周期也强调群众赛事的作用,指出“巩固提升浙江省体育大会、浙江省海洋运动会、浙江省生态运动会、浙江省女子体育节、浙江省阳光体育运动会、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节会举办水平和影响力,扩大提升长三角系列赛事。重点规划‘浙里跑’‘浙里游’‘浙里骑’等品牌赛事。支持各县(市、区)围绕区域特色举办各类大赛,创造自主品牌及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一批赛事集聚县(市、区),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区域赛事格局。”让老百姓动起来,在新周期里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新高潮。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引领智慧健身新风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赋能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抓手。新周期《计划》也提出要“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近年来,湖南长沙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不断探索“互联网+健身”“科技+健身”的发展模式,努力培育智慧健身新动能。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市体育局局长李平介绍,从2018年起,长沙就已经开启了智慧健身设施建设,先后投资建设二代室外健身器材125套、智能体质监测站点45个、智能健身步道3条、智慧社区健身中心30个。2020年,长沙市体育局又联合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积极开展智慧化健身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将体育场馆信息、健身预约等纳入“我的长沙”APP,实现网上查询、网上预约服务。同时开展了多项网络健身活动,得到市民一致称赞。

为了解决“去哪儿高质量健身”的问题,近两年,长沙顺应线上线下健身共享的时代潮流,充分挖掘城市的“金边银角”,探索建设了30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这种由社区联合政府、企业共同参与、打造的公益健身新模式通过政府出资、社区出地,免费提供架空层等闲置空间,解决了场地成本,企业则通过社区团购和品牌合作取得回报,使去健身房从一项花费不菲的活动变成了惠民工程,居民每月只需25元便可享受无限次、科学化的智慧健身服务。场馆内八大智慧系统集成,无需人员现场值守,健身空间自由。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在线预约、在线交流、查看运动数据和身体各项运动指标。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政府管理也有了大数据支撑,方便后续服务“订单式”配送,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

李平说:“通过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我们首先提升了体育锻炼人口,30个中心使用人次累计达到120万,小区会员渗透率平均达到15%,有不少场馆已经出现了饱和。健身底盘做大了,也激发更多消费潜力,带动体育制造、健身服务、场馆建设等体育产业发展,提升我们的体育治理能力。在新周期,我们会继续加大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推广力度,力争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50%以上,让老百姓更加满意。”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期待更为便利的锻炼条件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特别提出将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与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

“但凡是体育运动,就离不开场地。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无疑将为跑团和跑步爱好者们创造更加安全与便利的锻炼条件。”悦跑圈相关负责人、“坡沸跑”跑团忠实爱好者温凤麟介绍,新周期《计划》不仅将为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会团体带来安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贴紧他们跑团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跑团从创立开始就希望将一些优质的路跑爱好者带到山野间,成为户外运动的一员。所以在每一次活动中,我们都很注重场地拥有比较完备的安全保障。场地基础设施的改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参与者安全、愉快地完成每一次跑步体验。”

温凤麟说:“对于未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安全的训练场所,这样就能有更多健身爱好者自发进入到跑步项目中来,那么跑团的活动、比赛的数量与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增长起来了。”

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提高健身安全保障能力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为促进和保障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作出了崭新的规划设计。其中,《计划》专门设置“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条款,呼应了当前运动健身领域对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在全民健身领域,运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能够参加健康安全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体育服务供给中的重要维度。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孙荣会表示:“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群众体育赛事日益增多,户外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因为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人群聚集的方式和其他一些特殊条件,都决定了诸多风险和安全问题隐匿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是以迅速增长的态势出现的,因而特别需要加强和完善对于风险与安全问题的防范、应对的能力以及举措。特别是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户外运动,将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组管控体系提上日程是重中之重。”

做好安全保障离不开设置有利条件、安全问题的防范、安全问题的处置、安全问题的监管等环节。但安全保障重在预防,做好防范工作仍然是解决运动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则。孙荣会认为,无论是赛事活动主管方、组织方、行业和参与者,都应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对于参与者来说,防范运动风险还离不开提高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安全意识、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及遵守体育活动与赛事规范与规律。对于其他主体来说,应建立各类安全制度、出台相关安全标准。特别要将医疗急救设备的配置以及智能监测手段等引入安全防范体系,通过不断借助科技设备与条件的力量,来提升运动安全问题的防范能力。”

标签:群众赛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责编:徐鑫
上一篇
下一篇